K歌之王功能谱|简谱_陈奕迅

暂无可用PDF文件

K歌之王功能谱|简谱_陈奕迅

歌曲基础信息

《K歌之王》是香港歌手陈奕迅的代表作之一,收录于2000年专辑《打得火热》。歌曲由林夕填词,陈辉阳作曲,以流行钢琴摇滚风格为主,旋律深情且富有戏剧性,成为华语乐坛经典K歌曲目。

歌曲背景与影响

这首歌以“K歌”为隐喻,讽刺现代人用音乐掩饰情感空洞的现象,同时暗含对爱情中卑微姿态的自嘲。歌词中大量引用经典粤语歌名,形成“歌中歌”的巧妙编排,引发听众共鸣。歌曲推出后迅速风靡,成为陈奕迅音乐生涯的里程碑,也奠定了他在华语乐坛的“K歌之王”地位。

编配特点

原版编曲以钢琴为主导,搭配弦乐铺底和鼓点推进。功能谱的吉他改编需注意:主歌部分以分解和弦营造叙事感,副歌改用强力扫弦突显情绪爆发,间奏加入半音阶过渡增强张力。和弦进行偏向传统流行框架,但通过转调和离调手法丰富色彩。

段落和弦走向分析

主歌:以1-6-4-5级为基础(如C大调则为C-Am-F-G),通过属七和弦增加忧郁感。

预副歌:采用2-5-1的经典走向(如Dm7-G7-C),为副歌铺垫张力。

副歌:强化1-5-6-3-4-1-2-5进行,通过重复属和弦制造“未解决”的渴望感。

过渡段:突然转入关系小调(如C大调转A小调),用6-4-1-5级和弦制造戏剧转折。

速度与演奏技巧

原曲速度约72BPM,吉他弹奏需保持

标签

发表评论